被劳动局立案会有哪些后果
2023-08-14 09:25:00 来源:法问网
员工向劳动局举报用人单位的,劳动局应当先立案,然后予以纠正。用人单位必须将整改结果报劳动局,由劳动局有关人员进行检查。如果双方发生劳动争议,劳动局要处理,需要提前立案,但很多人立案后不知道怎么处理。下面律霸法律网将带您了解相关法律问题。希望能帮助你。
被员工告到劳动局后果是什么?
可能对企业的诚信度和形象产生不利影响;企业会对此付出一定的法律成本或法律责任;企业可能会面临相关行政处罚。信度员工既然去劳动局投诉,说明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当相关劳资争议纠纷闹到劳动局去时,可能会给企业诚信度和形象带来一定影响。
【资料图】
1、把用人单位告到劳动局,对用人单位的影响:至少有争议事项在劳动局中备案,总会给领导留下不良影响;若争议有效,则劳动者主张的事项,用人单位至少有不规范之处,则需要整改。
2、无论你要求什么都是必须证明你们的劳动关系,拿到同事证明、工装、打卡记录等能证明你工作的证据。用人单位的名称。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3、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工作单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和用人单位的工商机读档案以及相关的证据。
4、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的内容应当符合《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的要求,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劳动者的姓名、性别,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年龄、职业,仲裁的理由以及主张的补偿等。
劳动者向劳动局投诉的流程
劳动局投诉流程步骤:准备证明材料、协商调解、投诉仲裁;材料:个人证件、证明劳动关系的资料。
(1)需准备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可以是劳动合同,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收集以下证据证明事实劳动关系:
1、工资支出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4、考勤记录或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在用人单位欠工资的情况下,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3)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
第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为投诉人保密;对投诉属实,为查处重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提供主要线索和证据的投诉人,给予奖励。
以上是律霸法律网为您梳理劳动局立案后果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来说,用人单位被告人到劳动局,后果比较严重。首先,劳动局将对案件进行相关调查。如果明确需要仲裁,也将在法庭上审理。此外,如果用人单位有错误,将要求其进行整改,并约谈管理人员。如果现实生活中您或您的家人朋友们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找所在地人民法院或公安机关,或者在第一时间找律霸网律师在线图文咨询或电话咨询。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也可以咨询律霸网相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