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打好法治组合拳 护航发展创一流
2023-08-09 12:24:44 来源:南昌市司法局
自省司法厅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工作措施发布以来,南昌市司法局结合自身职能,以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深入开展“法治护航”和“双加双减”行动,规范落实行政执法“四张清单”,进一步优化法律服务供给,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为南昌率先打造区域性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助力南昌连续两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第一。
“法治护航”出实招
(相关资料图)
开创知识产权纠纷“南昌解法”
南昌市司法局坚持平台先行,依托南昌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指导成立南昌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市知调委”),专门受理调解南昌市域范围内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各类知识产权纠纷,并首创全流程服务规范,编制《南昌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工作办法》,建立专兼结合的调解员队伍,拥有律师、公证员、仲裁员、高校专家学者等专兼职调解员65人。同时,指导市知调委与南昌经开区法院、南昌高新区法院协作,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借助法院多元化解e平台,积极做好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诉前、诉中调解工作,对于调解不成的,快速导入诉讼渠道,实现知识产权纠纷处置“快保护”的目的,助力“南昌制造”向“南昌智造”转变。自2020年9月成立以来,市知调委累计受理调解商标、著作权、专利权、反不正当竞争等各类知识产权纠纷664起,涉案金额约303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双加双减”齐发力
塑造法律服务“南昌品牌”
整合律师服务资源,做好惠企法治服务的“加法”。聚焦国有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充分发挥律师职能作用,开展全业务、全流程、全层级的法律服务;组建“综合性律师服务团”,进民企、进商会进行“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查找生产经营风险点、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与市有关单位联合印发《立南昌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实施办法》《南昌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业人员选任管理办法》,服务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行政立法供给,做好护企法治保障的“加法”。紧跟重点领域改革发展步伐,于2022年出台《南昌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数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这是全省首个数字经济方面的专门立法,南昌也成为继广州、沈阳、贵阳后全国第四个在数字经济领域立法的省会城市。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做好助企纾困解忧的“减法”。推广“企业安静日”制度,将每月1日—20日确定为“企业安静日”,防止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等扰企问题,2022年以来全市行政执法单位比往年同期减少执法检查9108次,同比减少22.5%。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指导督促南昌市各行政执法部门制定落实“首违不罚”和“轻微不罚”清单,帮助企业轻装前行。截至目前,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34个行政执法单位共出台首违不罚”和“轻微不罚”清单458项,作出免予处罚案件5784起,免除罚款881万余元。靠前服务企业发展,做好便企办事流程的“减法”。推动行政复议“三进”和人民调解“六进”工作,对涉企行政争议通过容缺受理、一次性补正、引入行业资源调解等方式做到“快立、快审、快结”,让企业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得到解决。
“四张清单”优监管
彰显行政执法“南昌温度”
为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营造宽严相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南昌市司法局在前期推行涉企行政执法事项“免罚清单”的基础上,增加了减轻处罚事项清单、从轻处罚事项清单、少用慎用行政强制措施事项清单,使之变成“四张清单”。为此,南昌市司法局专门制定印发了《面推行涉企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实施包容审慎执法的通知》,指导督促全市具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的各行政执法部门做好“四张清单”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并配套重点领域监管、“四新”领域“观察期”“过渡期”、预警提示、容缺执法、柔性执法、公开处罚信息等举措,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让行政执法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帮助企业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