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忠诚化作矢志坚守 ——记呼伦湖公安分局乌都鲁派出所警务站
2023-07-27 18:30:58 来源:内蒙古长安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草原腹地深处,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湖、又名达赉湖、呼伦池,蒙语意为“水獭”,因历史上湖中盛产水獭而得名。“达赉”,在蒙语中意为像海一样的湖。呼伦湖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呼伦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嘎拉达白辛核心区是保护区,130余种鸟类在天空自由翱翔,30余种渔业资源在此栖息、生长、索饵、繁殖。为了保护这些自然资源免遭不法侵害,2022年5月初,呼伦贝尔市公安局呼伦湖分局乌都鲁派出所受命建立警务工作站驻扎嘎啦达白辛,是核心区最深处,担当守护生态平安的“忠诚哨”。
警务站有6名民警,工作艰辛繁重。每日清晨霞光初显,民警们就要驾艇驾车水陆并进,错时巡逻在嘎啦达白辛水域、陆地进行巡逻检查,起捞清除水中网具,清理垂钓等未经允许擅自进入核心区的人员车辆,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资源环境违法犯罪;由于核心区是由呼伦湖部分水域、湖滩岛、湖滨低湿地等构成,芦苇沼泽遍布,许多地方船艇、车辆无法行驶,为了清理设置在这些地区的非法捕捞网具、捕鸟粘网、猎夹、绳套等破坏资源工具,民警们只能在炎热的天气里穿着笨重的水衩徒步进行巡逻。这样的工作基本每日都在开展,而且是从太阳初升直至夕阳隐入天际。一天下来,民警疲惫不堪,浑身泥水。嘎拉达白辛远离城市的喧嚣,却从来都不是风平浪静的,总有不法分子为了一己私利妄图染指国家资源,而且这些不法活动基本都发生在深夜。为了及时制止、严厉打击,保护资源免遭破坏,民警们需要警察驾艇驾车深夜提前守候在违法活动多发水域、区域,忍受着水蝇蚊虫叮咬,与不法分子斗智斗勇。
警务站条件简陋艰苦。一台执法车辆、三艘巡逻艇、两辆大篷车、几张办公桌、几张木板床构架起了民警生活工作的全部。5月,城市已是短衣裙装,警务站的民警执勤白天依然要身着毛衣毛裤、早晚更是要棉衣护体才能抵挡住迟到的春寒料峭;夜间大篷车薄薄的墙板难以抵挡寒冷的侵袭,民警们只能裹紧被子蜷缩而卧。7月酷暑来临,篷车内温度高达30度以上,民警们只能跑到篷车外阴凉处休息。沙子永远是这里的常客,床上、水衩里、头发里始终有,清也清不完。荒无人烟、远离城镇,白菜、土豆等存放时间长的蔬菜是餐桌上不变的主角。三名老民警、两名新民警,这就是警务站的所有成员,由于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驻站民警往往需要连续在警务站工作十余日,有时需要在嘎啦达白辛地区工作一月以上方能返回城市休整。
孔子曾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心中有理想信念的人,即便条件艰苦,也不会磨灭斗志,进而坚定的为了理想不断前行,乌都鲁派出所的民警就是这样一群人,无论春秋冬夏,无论严寒酷暑,驱车百余公里在保护区所辖牧区巡逻、身穿水衩驾驶船艇在湖面巡逻是民警们不变的日常工作,民警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入警誓言,初心不改的守护着呼伦湖的生态和谐。(隋佳宇 刘树泉 杨金泽)